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脑瘫分型 > 中枢性协调障碍 >
快速搜索: 搜索
 
中枢性协调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?
浏览次数: 日期:2016-08-10 08:46 来源:成都西南脑科医院

  中枢性协调障碍是早期诊断脑瘫的代名词,由德国沃伊特(Vojta)博士在1976年提出,如果该病治疗得当,将会大大的降低脑瘫的发病率。很多患者关心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治疗费用问题,其实对于患者来说,要省钱没有其他的办法,只有尽早的接受规范治疗。那么,中枢性协调障碍又有哪些症状表现呢?

  医生解答:中枢性协调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

  一、运动发育落后

  患有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宝宝运动能力会落后于其他同龄宝宝,例如:吃奶无力、2个月不能抬头等。这主要是由于宝宝的中枢运动神经遭受到损伤而导致的。 》》患者该如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

  二、姿势异常

  对于正常的宝宝来说,行动不会出现异常,但是患有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宝宝会出现异常姿势的症状,例如:双手屈曲,手握拳,下肢并拢,脚趾很用力的绷直等。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的症状时,就证明宝宝患上了中枢性协调障碍。

  三、肌张力异常

  如果宝宝4个月还不能张开手指,或拇指内收,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,有重要诊断意义。因为中枢性协调障碍往往会导致患儿肌张力异常,无论是肌张力高还是肌张力低,都有可能是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症状表现。 》》中枢性协调障碍能够治疗吗

  中枢性协调障碍需及时治疗 以免导致患儿出现脑瘫

  对于身患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患儿来说,及时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。因为如果患儿不及时治疗的话,有较大的几率会导致脑瘫的发生,严重影响了患儿以后的正常生活。

  中枢性协调障碍治疗典范技术:脑立体定向仪+神经调控技术

  脑立体定向仪+神经调控技术,借助目前医学界的航天手臂,运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(CT脑立体定向、神经导航结合显微手术等)进行病灶靶点定位,采用该手臂的精密传感器进行方位分析,将仅0.3mm的射频消融针探入脑部病灶,实施病灶损毁、神经细胞核团或神经纤维功能调控。

  同时,手臂还会将正常功能的T神经细胞准确无误的植入受损病灶,激活和修复该区域的神经细胞,从而修复受损神经组织,使坏死的神经组织得以修复和补充新生细胞,使患者神经组织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功能,康复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。 》》看不懂?直接咨询

  三大治疗优势:

  ①迅速定位颅内病变部位,通过三维定位系统清楚掌握其大小、形状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,规划佳治疗路径,采用0.3mm超微创治疗;

  ②30分钟内损毁、调控和修复颅内病灶,有效改善患者僵硬或松软,纠正患者异常行为;

  ③治疗过程中即可感受到治疗,3-5天即可出院,短期内即可恢复到接近正常人水平。

  温馨提示:中枢性协调障碍往往病程长,易反复,给家庭和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,因此需要患者及时进行治疗,同时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,积极的配合医院的治疗,以早日获得康复。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点击咨询,让医生来为您解疑答惑,或直接拨打康复热线:028-61100212进行咨询。

推荐医生 /RECOMMEND
  • 尹丰
    帕金森医师
    简介:痉挛性斜颈的综合诊疗;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;肌张力障碍疾病等
    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预约挂号 /MAKE AN APPOINTMENT
成都西南脑科医院

姓名:

性别: 年龄:

电话:

预约医生:

预约时间:

  • 立即提交
  • 重新填写
免费回拨

(请输入电话号码,我们会主动联系您!)

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规范、专业的脑瘫诊疗服务及健康指导

We will be dedicated to provide you with standardized, professional cerebral pals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s and health guidance

医院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武侯大道38号
(二环高架武侯大道出口处)
版权所有 ICP: 蜀ICP备15032507号